有機肥生產工藝由原料測量、原料粉碎、造粒、干燥、冷卻、篩分、涂膜、包裝等多個工序組成。在設計中,生產線始終堅持流動性、可操作性、美觀性的原則,使整個生產線實現機電一體化,在未來一定時期內具有相當先進的性能。同時,我們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和要求調整工藝流程。以下是復合肥生產工藝的簡要介紹:
有機肥料的生產是由多個過程緊密結合而成。每個過程都有嚴格的指標控制,這是必不可少的。首先,技術人員根據市場需求或客戶需求,結合原材料市場情況,制定相應的肥料生產配方,并將其細化為原材料的數量。車間工作人員根據配料要求進行一步:
原料混合工段。
操作人員嚴格按照技術人員對每種原材料添加量的要求,將N、P、K、添加劑等原材料按需添加到電子皮帶秤或配料機中。原材料的添加過程要求原材料為粉狀或顆粒狀,不允許結塊,材料流量要均勻,有時不間斷。否則會影響測量精度和造粒工藝的控制,影響產品含量。測量后的材料流入原料粉碎機,進入第二段。
粉碎工段
測量后的原材料流入破碎機的進料口,由半濕物料粉碎機電機驅動,轉子體高速運轉破碎物料,達到造粒所需的細度。破碎機除了具有破碎效果外,還具有二次混合效果。破碎后的物料通過卸料口進入帶式輸送機,由帶式輸送機運至造粒機,進入三段。
造粒工段
破碎的原料進入皮帶輸送機,輸送到造粒機進行造粒。需要成粒的固體肥料粉末在筒體旋轉的幫助下上升,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滾動。同時,根據原料量加入一定比例的粘合劑進行造粒。材料逐層包裹在成粒核表面,逐層增厚,逐漸成粒。在上述力的作用下,材料逐漸形成基核,直至達到造粒要求,進入干燥段。

烘干工段
烘干機采用筒體邊緣傳動、法蘭連接、直接傳熱的方法,適用于造粒后有機肥料的干燥。需要干燥的材料進入具有特殊組合的板材復制干燥區域。由于機體和板材的傾倒和旋轉運動,材料不斷被板材復制,充分分散,做縱向運動。同時,它們與熱風爐的高溫爐氣進行充分的熱交換,蒸發水分,使材料干燥。物料和煙道氣需要干燥,采用順流、微負壓運行。烘干機內設有二次造粒區,可對部分未造粒物料進行二次造粒,有利于提高系統造粒率。干燥過程中,應隨時監測,并根據工藝要求調節熱風爐溫度和廢氣風機風量,以調節烘干機爐頭和爐尾的溫度,使烘干物料達到干燥指標。干燥作業的材料由帶式輸送機輸送到第五段。
冷卻工段
旋轉式冷卻器主要用于有機肥產品干燥后的冷卻,可直接將熱顆粒肥料冷卻至接近常溫。進入冷卻器的物料在機體的旋轉和傾斜作用下不斷向前移動。同時,引風機從冷卻器尾部引風到頭部,與物料反流相遇,帶走物料的熱量。在冷卻過程中,冷空氣也帶走了部分水分。冷卻后的物料易于及時快速包裝,防止儲存過程中結塊。該機采用微負壓操作,減少污染,改善工作環境,結構合理,運行穩定,適應性強。冷卻后的物料由帶式輸送機輸送到第六段。
篩分,大顆粒粉碎段。
篩分段主要分離材料中的細粉、成品和大顆粒材料。首先,將半成品中的細粉分離,然后將大顆粒分離。分離后的大顆粒經大顆粒粉碎機粉碎后,與分離后的細粉一起進入返料帶,返回造粒機進行造粒。成品進入第七段。
包裝工段
成品由皮提升機提至包裝機上的料倉,卸至計量秤,按設定的稱重量自動稱重。稱重后的材料通過輸送機進入縫合段,縫合作業進入成品倉庫。
上一篇 : 有機肥生產配套設備
下一篇 : 有機肥生產中產生粉塵如何解決